星島日報_《不老騎士》宣揚白髮榮耀

[ 更新时间:2012-11-19 ]
星島日報 | A21港聞 | 2012-11-19
 
《不老騎士》宣揚白髮榮耀
 
 
文:羅嘉凝
 
「老人是資產,若他們的知識及手藝沒有傳承下去,社會就會有斷層。」年近八旬、台灣紀錄片《不老騎士》中的恩愛夫婦於昨天「長者日」首次訪港,太太表示人生不是朝下的曲綫,反是向上階梯,因為智慧及經驗均會累積,所以白髮是榮耀,丈夫說「心不老,人就永遠不會老了」。剛經歷金婚之喜的二人,在台灣是婚前輔導員,分享「家醜」身教下一輩,同時鼓勵高齡化的香港,要推動長者走出來。
 
夫婦騎摩托車千一公里
 
七十六歲的張弘道及七十七歲的陳映美,昨天訪港分享當年騎機車環島遊台灣的心得,同場完美演繹何謂「夫妻相」。一切始於台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於〇七年,登報招募長者騎機車環島遊台灣,當時七十二歲的陈映美一見傾心,丈夫张弘道自然「婦唱夫隨」了,而三個子女、十個孫兒,亦一致贊成。
 
當年十七位平均達八十一歲的長者,當中有兩位罹患癌症,四位需戴助聽器,五位患有高血壓,展開為期十三天的騎摩托車環島遊,從台中出發往南行經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台北,再回到台中,總路程長達一千一百七十八公里。現時有三位團員已離世,但相關紀錄片《不老騎士》的感動依然縈繞。
 
「我是團中唯一的女生代表,他是唯一一個自費隨團,所以我們是唯一的couple(夫婦)。」太太甜甜的說,完全不像曾身患乳癌及胃癌,四分之一個胃部已被切除,「人的死亡機率是百分之百,但得了病時就像敲了一鐘,醒覺到日子不多了,生命的次序要修改。」
 
分享「家醜」身教後輩
 
她指長者不要怕年歲大,想做就要去做,不一定要定下遠大的目標,因為改變可以從小事開始,「很多人覺得六十五歲退休後就沒有用,其實六十五歲還年輕呢」。她指很多長者怕身體衰退、怕被遺棄、怕晚節不保,但人生不一定是向下的曲綫,反而是向上的階梯,因為智慧、經驗會隨年歲增長,知識可以傳授下一代,這就是「白髮的榮耀」。
 
她鼓勵高齡化的香港,政府應推動市民帶長者參與社區活動,因為「老人家是資產,若他們的知識及手藝沒有傳承下去,社會就會有斷層。」看著太太一直說,身為丈夫一味聽,殊不知他一開口就賣乖:「環島遊時見到團友何清桐把逝世的妻子相片放車頭,車尾則放着妻子的衣物,令我覺得要把握夫妻相處的時間,要更愛太太!」他笑言,年紀不是指身體狀況,是指內心,若心不老,人就永遠不會老了,「年輕時拼命賺錢,賺賺賺,希望辦議員辦老人院,之後跑去當牧師賺靈魂。」
 
現時他倆退而不休,於教會為年輕夫婦作婚前輔導,分享五十年來的「家醜」身教下一輩。「她是家中大姐,從小管弟妹,長大又當小學教師,控制欲就更強,但聖經明明說結婚後,男人是頭,但現實是她卻老是頭,我老要跟著她,這是都要適應。」今年一月剛經歷金婚之喜的二人,八月到澳洲旅遊三周再「度蜜月」,沒有誰跟著誰,唯有一直相隨。
 
蔡海偉倡助長者重投社區
 
如你已經八十歲,你還有夢想的勇氣、回饋社會的動力嗎?昨日適逢「長者日」,社聯安排逾百人長者及社福界人士,免費到戲院觀賞《不老騎士》,扶貧委員會非官方成員兼社聯業務總監蔡海偉表示,希望委員會在「社會創新及企業發展基金」撥款,推動本港長者重投社區。
 
要有自己的光芒
 
「社會一直定型,長者就是弱勢、需要幫助、依賴別人,其實長者除了可以就業,更可以其專業知識及經驗貢獻社會。」蔡海偉表示,藉電影鼓勵長者投入社區活動,亦希望大眾對長者改觀,而扶貧委員會亦可考慮從「社會創新及企業發展基金」撥款,推動本港長者重投社區。
 
《不老騎士》的製片林依瑩,投身台灣高齡社會至今近十五年,她深信老人是台灣社會最重要的寶藏,也期盼有更多人一同加入,共同攜手打造溫馨有活力的高齡社會。她表示,〇七年推出長者騎電車環島的活動時,當時八十七歲的賴清炎首個支持,卻屢被子女勸退,「每個人一聽到他們八十多歲,就叫他們不要出來,這讓他們很沒尊嚴,辦這次活動是想證明長者不單需要被照顧,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