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對話實驗室
Dialogue Between Blue & Green

導演:傅榆 FU Yue
片長:72 min
年度:2012
語言:中文
字幕:中、英

內容簡介

 「每到選舉,台灣陷入藍綠世界,年輕人們透過對話是否能成功跨越藩籬?」 
 
台灣的民主自由在華人世界普遍受到羨慕,與此同時,台灣的藍綠之爭卻也常讓其他華人對民主的印象蒙上一層陰影。當上一代為了藍綠意識形態吵得不可開交,新一代的台灣年輕人是如何看待藍綠?他們還會為了「藍綠問題」而水火不容嗎? 
 
【導演簡介】
傅榆 ,1982年出生於台灣台北,大學畢業於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並於2008年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後從事各種紀錄片製作或傳播相關學術研究工作維生,但從未放棄紀錄自己有興趣的題材。紀錄片作品經常關注年輕世代與台灣政治經濟相關議題,相信好的紀錄片是提出問題,而不是提供答案。 
 
【導演手記】
《藍綠對話實驗室》是我第二部關於台灣選民的紀錄片,在上一部片中,我拍攝兩個政治立場不同的家庭,他們之間的對話,是屬於上一代的紀錄;這一次,我拍攝一群政治立場不同的年輕人,他們有八成是「首投族」,也就是這次2012年總統大選,即將投下人生第一張選票的年輕世代。 
 
很多朋友看到我這麼熱衷於拍攝台灣的政治議題,都覺得難以理解。簡單來說,我可能是俗稱的「政治狂熱者」。不知為何,許多台灣年輕人看起來很乏味的政治討論,對我來說,卻是異常珍貴讓我願意耗費心力去挖掘的寶藏。我的爸爸是馬來西亞僑生,來台灣唸大學後在台灣定居,而媽媽是印尼華僑,九歲就來台灣,他們因為成長背景而對中華民國有很深的認同,對民進黨異常厭惡,或許是因為從小家庭環境讓我很晚才認識政治的關係,也或許是因為族群身分在四大族群定義下顯得模糊的關係,我對導致台灣政治現況中的族群認同因素,總是特別在意,也特別容易意識到,歷史而導致的族群認同差異,是如何在台灣已經民主化接近25年的現在,仍然在暗地裡影響著每個人對政治的喜好、厭惡、選擇與判斷,即使多數人基於強調理性而不會想承認這之間的關聯性。 
 
我就這樣越來越陷入「關心台灣政治發展」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充滿了夢想改革的理想主義者,而另一方面,我也仍然接觸著許多極少關心政治的朋友,他們更關心人生中其他更重要的事情。當「就算你不去找政治,政治也會來找你」、「超越藍綠,打造台灣真正的公民社會」這種類似言論在其中一個世界裡早已備受呼籲到近乎成為陳腔濫調,另一個世界裡卻從沒聽過這種言論,對他們來說政治不是市井小民該關心的事情,更何況生命中有這麼多需要投注心力的事情,諸如愛情、課業、工作、創作、娛樂、宗教,甚至是思考生命的本質。同時處在這兩種狀態下,經常讓我有著接近精神分裂的困惑感。的確,每個人的時間寶貴,到底我有什麼理由認為,這部討論台灣政治的無聊影片,應該讓更多人浪費八十分鐘來看?甚至看完以後花更多時間思考台灣政治的問題與未來? 
 
或許,這已經超過我影片能處理的範圍了,比起藍綠之間的隔閡,上述那兩個世界的鴻溝更大更深。做為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我雖然是個政治狂熱者,卻同樣也喜歡吃美食、旅遊、看電影,擔心年紀越來越大生不出小孩,生了小孩沒時間養,也為工作與創作的興趣如何平衡而擔憂,但我依然相信去理解政治、思考政治,和這些生活是不衝突的。我只知道,當我開始把「政治」當做人生的重要課題看待之後,我從來沒有感覺過人生是無聊或沒有意義的,或許那是因為仍然抱持一絲改變現狀的希望,當然,這裡指的「政治」不只有「藍綠」。 
 
※FIRST青年電影展 最佳紀錄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