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少女航海日記》放映回顧

201912月我們放映了4️部與人物相關的紀錄片,展現他們頑強的生命力,包括《搖搖晃晃的人間》、《算命》、《風之波紋》及《少女航海日記》(Maidentrip),其中《少女航海日記》設有映後分享會(1228日),我們邀請了獨立紀錄片導演暨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魏時煜老師擔任分享嘉賓

 

 

 

魏老師的紀錄長片導演作品包括與彭小蓮合作的《紅日風暴》(2009),以及與監製羅卡合作的兩部追尋海外華人歷史、記錄華人藝術的《金門銀光夢》(2014)和《古巴花旦》(2018)。2017年魏老師的著作《王實味:文藝整風與思想改造》(2016)獲得出版雙年獎文學和小説類最佳出版獎,與羅卡合著的《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2016)則獲得香港書獎。

 

《少女航海日記》講述14歲的Laura Dekker為了追尋她的夢想,用2️年的時間獨自航海環遊世界,也成為達到這項成就最年輕的人。航行中的孤獨與自由都寫進了她的生命。放映當天在座也有航海的觀眾,其中一名女觀眾曾與一名不認識的船長在加勒比海留了43夜,她們到一個島上考取潛水牌。她表示,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更需要對人的信任和對大自然的信任。另一名觀眾表示要趁年輕追尋夢想。

 

 

提到夢想,魏時煜老師說起她的紀錄片《古巴花旦》的兩位古巴婆婆何秋蘭和黃美玉。兩人在古巴的唐人街長大,何由中國人養父湊大,黃擁有一半華人血統,兩人在古巴說唱粵劇多年。電影拍攝時兩人已分別7981歲,她們的夢想是到粵劇的發源地—中國尋根,最後終於得償所願。

 

提起自己的夢想,魏老師指父親不想她讀文科,希望她讀工程/電腦,但她的夢想是當一名作家,16歲時已決定要做大學老師。她到加拿大讀文學,後來因為加拿大寒冷的天氣轉讀電影,每星期觀看67部電影。最後幸運地當上城市大學的老師。魏老師勉勵大家夢想永遠不嫌遲,她的母親49歲學英文,50歲學電腦。而魏老師現正學習西班牙文,希望今年可以回古巴找兩位婆婆聊天。

 

當天放映的紀錄片《少女航海日記》中,Laura獨自航海的鏡頭全由她自己拍攝,魏老師表示如果電影只有航海的鏡頭的話,故事就變得太單薄。導演在本片的角色是豐富故事,把少女的成長背景(父母離異)加入紀錄片中,令角色更立體。魏老師表示,這種高風險的環境需要至少2部攝錄機,她自己拍片也會帶2️部機。

 

被問到為何選擇拍攝紀錄片,魏老師提到她留意到電影史不寫女人,只寫男人,於是她開始研究香港女導演和華語女導演,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女導演彭小蓮。彭父是上海宣傳部部長,與文學評論家胡風是朋友。 胡風在毛澤東年代被整肅,彭父也牽連在內。魏老師與彭小蓮合作拍攝了《紅日風暴》 ,說的就是這宗文字獄。魏老師曾經連續剪片10小時,當時她不覺得餓,也不覺得累,剪片帶給她很大的滿足感。魏老師認為一條好的紀錄片在情感上需要感動觀眾。女導演講故事,好多時由情緒(喜樂哀樂)帶動;男導演通常強調起承轉合,以邏輯關係連結起故事。

 

有觀眾問道,如何可以保證紀錄片不會劇情片化,因為有時拍到的片段未必是自己想要的,會否直接/間接影響主角做某些事來完成紀錄片。魏老師說自己不會這樣做,她的恩師司徒兆敦老師也不贊成。魏老師訪問時全交給對方,在拿到材料後再回家想要如何組織故事。講故事是一種藝術。常看電影的觀眾在劇情片看到一半時,已經猜到之後的情節,但紀錄片是猜不到的。

 

關於紀錄片的配樂應如何處理,魏老師表示配樂的作用主要是烘托情感與氣氛,不需要有完整的旋律。紀錄片應盡量用原本的環境聲,避免用節奏感太強的音樂,以免蓋過原本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