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_普京之吻:政治寓言與愛的裂痕

[ 更新时间:2014-02-02 ]
號外City Magazine | Issue Feb 2014 | P.100 | Cultural Pages/Movie Special
 
普京之吻:政治寓言與愛的裂痕
 
 
Interview and Text by 蔡倩怡
 
本港的社會運動一向也不缺青年的力量。從天星、皇后到反高鐵、反國教等運動,都不乏青年的身影,讓更多青年思考與社會及政治的關係。有見及此,文藝復興公民沙龍以「我是文藝青年,也是文化公民」作主題,播放一系列有關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紀錄片,以不同地域的例子回應本土,提供啟示,讓每一個公民獨立思考自身的位置。
 
Lise Birk Pedersen拍揮的紀錄片《普京之吻》敘述了一名年輕的俄羅斯少女瑪莎(Masha Drokova)自小擁戴俄羅斯總統普京,因積極投入支持普京的青年政治組織納什(Nashi)而逐漸走上政治舞台,更曾因吻下普京而聲名大噪。電影名稱「普京之吻」亦由此而生。當這名二十出頭的少女當上納什的發言人,在俄國政壇上平步青雲之際,她結識了數名自由主義的記者,令她重新審視自己的政治抉擇是否正確,並由此揭示當下俄國政治的重要命題。
 
個人的選擇
《普京之吻》可以視為一個少女的成長與啟悟故事;而她,亦同時是一則俄國當下政治的寓言故事。瑪莎對普京與俄國政府的信念如她的成長般階段性地轉變。瑪莎過去對普京堅定而單純的「愛」,還有納什的領袖瓦希里(Vasily Yakemenko)對她的影響,象徵了新生代對普京強權帶領下的俄國轉型後的希望與信任。瑪莎同時代表了新一代的俄國政治人物:端莊,能言善辯,並能操流利的英語。但在瑪莎這個鮮明的新生代政治象徵下,她的脆弱與懷疑亦隱約地顯露出強大象徵背後深埋的裂痕。
 
俄羅斯媒體特約撰稿人楊立明坦言,俄國青年參與納什難免夾雜個人利益的計算。不少參與納什的年輕人來自窮鄉僻壤,而他們可透過參加納什來到俄國首府莫斯科,結識達官貴人,甚至可踏入政壇、一展拳腳。好像瑪莎,她透過參與納什而得以入讀全國第一學府,並建立個人名氣。除了個人利益以外,部份參與納什的俄國青年仍然緬懷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的歷史,並希望透過參與納什而重振國家對外的影響力。
 
個人在波譎雲詭的政治環境下,似乎難以作出獨立選擇。然而,瑪莎經過幾番思想上的掙扎,最終在好友獨立記者卡申(Oleg Kashin)被襲擊後退出納什,幾乎是俄國唯一一名能夠在納什中全身而退的人物。
 
瑪莎的選擇,可以閱讀成在政治集體中的個人反抗。楊立明認為每個人民也在俄國政治轉型時期中摸索。「前蘇聯作為世界強國,與美國勢均力敵;不少俄羅斯人至今仍緬懷當年的強國。面對社會轉型,國家的前景充滿未知。有人認為俄羅斯需要一個強勢的領袖,帶領國家重振雄風;有人則認為俄羅斯需要在政制上作出根本的改革。二十出頭的瑪莎徘徊在兩者之間。驀然回首,她意會到每個俄羅斯人在這個轉型的時代,也需要作出一個個人選擇」。
 
公民社會的發展
除了個人的選擇外,《普京之吻》亦呈現了一種新式政治模式。片中普京的身影幾乎在全片中隱隱未明,但他的權力卻如巨大的影子,覆蓋於全片。在他掌權的俄國,納什的激進派與反對派的對立,反對派的行動被重重打壓。這種以強大的魅力領袖來帶領國家的模式,讓人聯想到香港自梁振英上任特首後的發展。國際關係學者沈旭輝亦指出,早在特首選舉時已有人提出梁振英上任特首後的香港,或許會朝著「普京模式」發展。而這種政治模式會否影響兩地的公民社會發展?
 
楊立明認為,俄羅斯與香港最大的分別是社會的透明度。俄羅斯人民對於社會不公義的沉默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俄國政治透明度低,大眾對政治既沒熱誠,亦不了解。相反,香港社會透明度高,而公民意識較強。因此,香港應該好好珍惜這種透明度。沈旭輝亦提到,「俄羅斯本來就沒有這種土壤,但香港則存在這種土壤,兩地的公民社會因果關係是不同的。所以俄羅斯需要的是開拓,而香港需要的則是守護。」
 
俄國政治的複雜紛陳自是《普京之吻》一片不能完全概括,但我們仍可依循此片作據點,延伸對俄國政治的討論與想像,並給予香港政治發展一種啟示作用。
 
CNEX 文藝復興 好單位: 文藝復興公民沙龍
《普京之吻》為此沙龍系列放映活動之一,此系列每月一次,映後討論會於「號外」刊出。二月份放映《乾旦路》,詳情請見號外facebook